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赏析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

宋 · 韩琦
常虚西馆待高贤,一见襟怀两释然。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
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和崔公孺国博西亭感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高贤的渴望与敬仰,以及对自身修为的追求。首句“常虚西馆待高贤”,描绘了诗人期待着与高尚贤能之士相遇的情景,体现出其谦逊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接着,“一见襟怀两释然”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初次见面时双方心灵的契合与释放,传递出一种难得的默契与和谐。

“且叩真诠期进道,不论衰鬓逐凋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放弃,即使面对衰老,也依然坚持前进的道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钦佩。

“顽金在矿须当变,逸骥无鞭亦自前。”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顽金需经冶炼才能成器,逸马无需鞭策自然前行,来象征人应当不断自我磨砺,追求卓越。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期盼。

最后,“相叩屡辞虽未得,已齐朝市与林泉。”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多次深入交流,但内心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对真理的不懈探索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