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具庵,自滦京回
河汉路遥难载石,蓬莱水浅不胜杯。
已知道骨鹤同瘦,无复机心鸥可猜。
去把西江都吸尽,却从马祖问如来。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所作的《慧具庵,自滦京回》。诗中描绘了慧师从京城返回的情景,通过细节展现出其旅途的艰辛和心境的变化。
首句“慧师新自上京回”,简洁地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行动,慧师刚从京城返回,暗示了他可能在京城有所经历或感悟。接下来,“坏色袈裟染劫灰”描绘了慧师的衣着,袈裟颜色暗淡,仿佛被战火或生活磨砺后的痕迹,反映出他的沧桑与历练。
“河汉路遥难载石,蓬莱水浅不胜杯”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路途遥远,连石头都无法承载,暗示了行程的艰难;而蓬莱仙境的水也浅得无法盛满一杯,寓言修行之路的遥不可及和内心的空灵。这两句表达了慧师对修行之路的深刻理解。
“已知道骨鹤同瘦,无复机心鸥可猜”进一步刻画慧师的形象,他的身心如同瘦鹤一般清高,不再有世俗之心,连鸥鸟也无法揣测他的心思,展现了其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两句“去把西江都吸尽,却从马祖问如来”以豪迈的气概收尾,慧师似乎要将江水吸尽以洗涤心灵,然后向禅宗大师马祖寻求更深层次的佛法领悟,表达了他对佛法追求的执着和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慧师的修行历程和内心世界,富有哲理和意境。
词语解释
不胜的意思:[释义](1) (动)承担不了;不能忍受。 (2) (动)表示不能做或做不完(前后重复同一动词):防不胜防。 (3) (副)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 [构成]偏正式:不〔胜 [例句]体力不胜。(作谓语)防不胜防。(作状语)不胜荣幸。(作状语)...
从马的意思:谓将马随行。《史记·匈奴列传》:“乃粟马,发十万骑,负私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负私从马’文不成义,当依《汉书》作‘私负从马’,写者误倒耳。负从马者,负衣装以从之马也,非公家所发,故曰私负从马( 颜师古 曰:‘私负衣装者,及私将马从者。’分私负与从马为二事,亦非)。”...
道骨的意思:修道者的气质。 唐 王昌龄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诗:“嗟余无道骨,发我入 太行 。” 宋 孔平仲 《送谢仲规致仕》诗:“观公眉宇秀,凛凛有道骨。”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合栖 蓬岛 ,奈雄心一片难消。”...
河汉的意思:[释义](1) (名)〈书〉银河。 (2) (名)〈书〉比喻大而无当不可凭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构成]并列式:河+汉 [例句]幸毋河汉斯言。(作谓语)...
坏色的意思: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颜色。 唐 刘禹锡 《佛衣铭》:“坏色之衣,道不在兹。”《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律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即树皮也。” 元 张昱 《慧具庵自泺东回》诗:“ 慧师 新自上京回,坏色袈裟染刼灰。”参见“ 坏衣 ”。...
机心的意思:◎ 机心 jīxīn[mind given to deception or trickery] 机巧的心思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天地》...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江都的意思:◎ 江都 Jiāngdū[another name of Yangzhou] 扬州的别名江都围急。——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劫灰的意思: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马祖的意思:(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郑玄 注:“马祖,天駟也。《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贾公彦 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駟也,故取《孝经説》房为龙马,是马之祖。”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孙贻 《拟明郊祀歌·马祖》:“马祖皇炎炎,光鋭入于汉。”(2).海神名。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一》:“海神惟 马祖 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3). ...
蓬莱的意思:[释义](名)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地方。 [构成]并列式:蓬+莱...
如来的意思: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上京的意思:(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李善 注:“有羽翼於京师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跡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 宋 刘攽 《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诗之三:“组练白玉粒,一月来上京。”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 秦 中自古帝都,万一上京有变,则六飞行在,犹将赖之。”(2).古都名。 渤海 以王都 忽汗城 为 上京 龙泉府 。故址在今 黑龙江 宁安县 西南 东京城 。(3).古都名。 契丹 会同 元年(公元...
无复的意思:(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
吸尽的意思:◎ 吸尽 xījìn[drink up] 以类似流体被饮干那样的方式吸收(无形的东西)或使消失吸尽稀薄而刺鼻的空气...
西江的意思:◎ 西江 Xī Jiāng[Xijiang River] 珠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到广西梧州后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
知道的意思:◎ 知道 zhīdao(1) [know]∶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2) [know road]∶认识道路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3) [know;realize;be aware of]∶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