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杂画卷子赏析

题杂画卷子

元末明初 · 刘基
山川出云霓,溪谷藏虎豹。
枯树缯绫身,怪石磈礨貌。
竹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
梅花雪中开,的砾珠磊疱。
兰独称国香,姱丽最可乐。
荑纤草堪籍,伤覃棘能抓。
宋公学元晖,骇兽见腾䶂。
老班性嗜酒,藻思发馀酵。
丹丘泣龙髯,零落江湖棹。
颠王食败笔,得米动盈窖。
僧明本静者,一艺起众闹。
展卷见历历,聊足解喧嗃。
裁诗慕韩豪,琐细非所较。

拼音版原文

shānchuānchūyún谿cángbào

shùzēnglíngshēnguàishíwěiléimào

zhúzhīlánggānyānhūnzhào

méihuāxuězhōngkāidezhūlěipào

lánchēngguóxiāngkuāzuì

xiāncǎokānshāngqínnéngzhuā

sònggōngxuéyuánshīhàishòujiànténg

lǎobānxìngshìjiǔzǎojiào

dānqiūlóngránlíngluòjiāngzhào

diānwángshíbàidòngyíngjiào

sēngmíngběnjìngzhězhòngnào

zhǎnjuànjiànliáojiěxuān

cáishīhánháosuǒfēisuǒjiào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景象,诗人刘基通过对山川、溪谷、枯树、怪石、竹枝、烟雨、梅花、兰草、动物、人物以及书卷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面的丰富多样和生动活泼。他以自然景物的瑰丽壮观与人文活动的恬静雅致相互映衬,展现出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墨客的艺术趣味和生活态度。

"山川出云霓,溪谷藏虎豹",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山川云雾缭绕,溪谷深邃神秘。"枯树缯绫身,怪石磈礨貌",则刻画了荒凉而奇特的山石风貌。"竹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形象地写出竹林在烟雨中的朦胧之美。

"梅花雪中开,的砾珠磊疱",以梅花的坚韧和雪景的冷艳,寓意高洁品格。"兰独称国香,姱丽最可乐",赞美兰花的清香和美丽,表达对高雅之美的向往。"宋公学元晖,骇兽见腾䶂",借宋公学习元晖的典故,寓言智者风采。

"老班性嗜酒,藻思发馀酵",描述了老者饮酒激发的才思。"丹丘泣龙髯,零落江湖棹",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颠王食败笔,得米动盈窖",以夸张手法表现贫士的清贫生活。"僧明本静者,一艺起众闹",僧人以艺术才华引起众人关注,反差强烈。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欣赏韩豪的诗歌风格,但并不拘泥于琐碎细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画卷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词语解释

败笔的意思:[释义](名)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名作家也有~。 [构成]偏正式:败(笔 [例句]这本书是他的败笔之作。(作宾语)[反义]妙笔...

裁诗的意思:作诗。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沉遘 《西舍》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惟赌青羔裘。”...

丹丘的意思:亦作“ 丹邱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 注:“ 丹丘 昼夜常明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诗:“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吴伟业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之三:“却笑 燕 齐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的砾的意思:光亮、鲜明貌。 唐 李邕 《崧台石室记》:“有巨石皆似蹲兽之类,叠花仰空,的砾琼脂,色如截肪。” 元 张宪 《槎洲歌》:“洲旁瑶草白似雪,琼林大树高可五百尺;樛枝的砾璚瑰葩,人间百世始一日。” 明 高启 《甘露降后庭柏树》诗:“芳穠蜂蜜滑,的砾蚌珠圆。” 清 赵执信 《绝句》之四:“玉盘的砾贮清冰,溼照云鬟嚲枕陵。”参见“ 的皪 ”、“ 的烁 ”。...

独称的意思:独受颂扬。《淮南子·缪称训》:“帝王者多矣,而三王独称;贫贱者多矣,而 伯夷 独举。”...

非所的意思:(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公学的意思: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怪石的意思:(1).似玉的美石。《书·禹贡》:“ 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山海经·中山经》:“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 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2).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国香的意思:(1).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 唐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 令君香 ”。(2).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虎豹的意思:(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

江湖的意思:◎ 江湖 jiānghú(1) [rivers and lakes]∶河流湖泊远涉江湖。——《资治通鉴》(2)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走江湖流落江湖(3)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4)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四处流浪、卖艺、卖药(5) [live in seclusi...

静者的意思: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可乐的意思:令人喜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德行可象,声气可乐。” 晋 陆机 《文赋》:“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枯树的意思:凋枯之树。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蛊》:“寄生无根,如过浮云,立本不固,斯须落去,更为枯树。”《晋书·王羲之传》:“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树湿。” 元 虞集 《画枯木赋》:“夫谁画此枯树兮,临不食之散泉。”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枯树掛崖眠復起,老藤牵石坠还留。” 杨朔 《蚁山》:“蚂蚁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琅玕的意思:◎ 琅玕 lánggān(1)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white carnetian]∶似玉的美石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汉· 张衡《四愁诗》(2) [jade tree]∶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山海经》(3) [green bamboo]∶翠竹的美称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唐· 白居易诗...

老班的意思:同“ 老闆 ”。1.旧时对业主的称呼。《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船上女老班也进舱招呼,问衙门里的老爷几时好来。”《海上花列传》第六二回:“开堂子个老班讨个大姐做家主婆,也无啥勿局。”(2).旧时演员间互称的敬词。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五本:“不瞒你说, 马老班 ,我的心乱得好像刀割一样。”...

历历的意思:[释义](形)(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或一件件清清楚楚的。 [构成]叠音式 [例句]历历在目。(作状语)[同音]厉厉、呖呖、沥沥...

零落的意思:[释义](1) (动)(花叶)脱落。草木零落。(作谓语) (2) (形)(事物)衰败。 (3) (形)稀疏不集中。零落的枪声。(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零〔落...

龙髯的意思:亦作“ 龙髥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明本的意思:(1).明白所为之事之“本”,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等。《管子·幼官》:“执务明本,则士不偷。” 尹知章 注:“明所为之本。”(2). 明 代的刻本。详“ 明版 ”。...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琐细的意思:[释义](形)琐碎,侧重指繁琐而细小的事物。 [构成]并列式:琐+细 [例句]不过问琐细的事情。(作定语)[同义]琐碎...

溪谷的意思:◎ 溪谷 xīgǔ(1) [gully;trench]∶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2) [vale]∶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或低洼地带◎ 谿谷 xīgǔ[gully;mountain valley] 山与山之间低陷的地方...

纤草的意思:细草。《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吕延济 注:“纤,细。”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落繁馨於纤草,殞丰华於乔木。”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王沂公 《有教无类赋》﹞其警句有云:‘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蕕而相假。’”...

一艺的意思:亦作“ 一蓺 ”。1.“六艺”之一。指经学的一种。《史记·儒林列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 天宝 中, 汉州 雒县 尉 张涉 应一艺,自举日试万言,须中书考试。” 宋 曾巩 《读书》诗:“古人至白首,搜穷败肝肠,仅名通一艺,著书欲煌煌。”(2).谓一种才能或技艺。《后汉书·邓禹传》:“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诗话总龟·艺术》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唐 世一艺,如 公孙大娘 舞剑, 曹刚...

雨昏的意思:阴雨时昏暗的天色。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宋 张耒 《效李商隐》诗:“昨夜雨昏今朝朗,一番风雨一番愁。” 宋 陆游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诗:“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色。”...

云霓的意思:亦作“ 云蜺 ”。1.虹。《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赵岐 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孙奭 疏:“云霓,虹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 臧洪 歃辞,气截云蜺; 刘琨 铁誓,精贯霏霜。” 宋 苏轼 《天地社稷宗庙神庙等处祈雨祝文》:“引领云霓之望,援手沟壑之餘。”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的光景,而我们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所等候着的兵车却始终没有开来。”(2).借指高空。 唐 柴夔 《望九华山》诗:“ 九华 ...

藻思的意思:做文章的才思。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缯绫的意思:不平貌。...

展卷的意思:◎ 展卷 zhǎnjuǎn[close and open] 张开和合拢◎ 展卷 zhǎnjuàn[open book] 打开书本,借指读书展卷诵读...

枝如的意思:复姓。 春秋 楚 有 枝如子躬 。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竹枝的意思:(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