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四)
明 · 张煌言
自古匈奴属外臣,降王毳殿敢称真?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
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
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以匈奴的历史为引子,表达了对民族尊严与边疆守护的深刻思考。首句“自古匈奴属外臣”暗示了历史上的屈辱,但接下来笔锋一转,“降王毳殿敢称真?”质问那些降服于异族的统治者,是否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诗人通过“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描绘出边疆防线的稳固,烽火连天与江河奔流象征着军事防御和国家脉络。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两句,北固山的风云变幻预示着皇帝的临近,西陵江潮水涌动则寓意新的军事命令或权力交接。最后,“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复失地的决心,即使焚烧敌营、跨越沙漠都是家常便饭,而铜柱(古代地标)上的若木津(地名),则象征着最终的胜利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展现了张煌言作为明末将领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