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塔雨中夜归二首(其一)
宋 · 孙觌
山气濛鸿衣自湿,意行曳杖穿云入。
老翠阴森万竹蟠,浮苍潋滟千峰立。
邂逅幽寻到萧寺,拊掌一笑掀百蛰。
酒醒佛火照黄昏,坐听北窗风雨集。
老翠阴森万竹蟠,浮苍潋滟千峰立。
邂逅幽寻到萧寺,拊掌一笑掀百蛰。
酒醒佛火照黄昏,坐听北窗风雨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游历东塔后夜晚归来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
首句“山气濛鸿衣自湿”,描绘了山间雾气弥漫,仿佛雨水沾湿了行人的衣物,营造出一种湿润而朦胧的氛围。接着,“意行曳杖穿云入”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于云雾之中,手持拐杖,自由自在地探索未知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
“老翠阴森万竹蟠,浮苍潋滟千峰立”两句,通过“老翠”、“阴森”、“万竹”、“浮苍”、“潋滟”、“千峰”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茂密与山峰的连绵不绝,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邂逅幽寻到萧寺,拊掌一笑掀百蛰”则描述了诗人偶然间发现了一座静谧的寺庙,与僧人相逢并共度欢笑时光,这不仅增添了旅途的趣味,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最后,“酒醒佛火照黄昏,坐听北窗风雨集”描绘了诗人酒醒后,佛灯照亮了黄昏,独自坐在窗边,倾听窗外风雨的声音,这一场景既宁静又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