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梦丰宅之二首(其一)赏析

梦丰宅之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一别茫茫隔九京,梦中慷慨语如生。
老犹奋笔排和议,病尚登陴募救兵。
天夺伟人关气数,时无好汉共功名。
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未平。

注释

茫茫:形容辽阔无边或情况复杂。
九京:古代对京城的泛称,这里指长安或京都。
慷慨: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和议:指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
陴:城墙上的女墙。
气数:指命运或天意。
好汉:英勇的人,有担当的人物。
王师:朝廷的军队。
愤未平:心中的愤怒未能消除。

翻译

长久分离,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梦中的话语依然激昂如同生者一般。
即使年迈,仍挥笔坚持和平的主张,病中还登上城墙招募救兵。
上天似乎剥夺了他应有的气运,时代却没有英雄与他共享功业。
敌虏依旧存在,我军疲惫不堪,虽然宝剑深藏,心中的愤恨仍未平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梦丰宅之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功业无成深切感慨的诗篇。

首句“一别茫茫隔九京”通过描绘作者与故乡之间遥远、隔绝的情景,展现了离别之痛。这里的“九京”象征着国家的繁华和权力中心,表明作者与朝廷的距离,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接着,“梦中慷慨语如生”则描绘了作者在梦中与故人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中的孤独无助之感。这里的“慷慨”指的是真挚、不假的感情,“语如生”则强调了梦境中的对话与现实无异,显示出作者对过去深刻的情感。

第三句“老犹奋笔排和议”表达了作者即使年事已高,但仍旧保持着积极参与国事讨论的态度。这里的“老犹”指的是作者自己,即便到了晚年,也不放弃为国家出谋划策的决心。

第四句“病尚登陴募救兵”则表现了作者即使身处疾病之中,也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安危,愿意冒险登上城墙招募士兵来保卫国家。这里的“病尚”表明作者身体状况不佳,但精神却异常坚韧。

第五句“天夺伟人关气数”通过“天夺”的字眼,传达了对时代英雄早逝、壮志未酬的哀叹。这里的“伟人”指的是那些有能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关气数”则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不公。

第六句“时无好汉共功名”表达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缺少能与作者共同承担国家兴衰、创立功业的英雄豪杰。这里的“好汉”指的是有才华、有担当的人物,“共功名”则是希望能够有人一起建立功绩。

最后两句“残胡仍在王师老,宝剑虽埋愤未平”则通过对外敌(“残胡”)依然存在和国家军队(“王师”)的衰败之间的对比,以及对自己曾经的武力(“宝剑”)现在已被埋藏起来的现状,表达了对历史未竟之业的无尽愤懑。这里的“老”指的是国家军队的疲弱,“愤”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不满与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的功业成就和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