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马移舟六桥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万顷如昼箫管间作诸君剧欢丙夜乃返
明 · 胡应麟
十里长桥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
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誇。
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
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将十里长桥、明月、平湖、远岫、枫杉、葭菼等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十里长桥跨水涯”,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宏大的画面,长桥横跨于水面之上,既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壮丽景象。次句“狂呼明月醉流霞”,通过“狂呼”二字,赋予了月亮以生命,仿佛它在与诗人一同狂欢,而“醉流霞”则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照耀下湖面波光粼粼、色彩斑斓的景象,将夜晚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接着,“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平湖之上的倒影如同彩虹般绚丽,千丈之长,而远处山峦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皑皑白雪,万家灯火映照其间,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人间的繁华与温馨。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物。枫树与杉树在月光下如同锦绣一般,美不胜收;而船只回转时,岸边的芦苇与荻草在月光下闪烁着瑶华般的光芒,更添了几分诗意。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饱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最后,“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誇”,诗人以洞庭湖的秋色作为参照,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之情,并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时代不同而轻易贬低眼前的美丽。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也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肯定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对时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