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赵士英下第南归赏析

送赵士英下第南归

明 · 张宁
薰风五月都门道,送客临岐心草草。
天涯转觉故人稀,对酒难忘旧乡好。
忆惜随君歌鹿鸣,风流文采超群英。
当时科第已晚出,岂谓岁月犹相仍。
浮云聚散十四载,华发青衫走湖海。
造物婴儿解弄人,连城美价宜深待。
蹇余三举偶春闱,西抹东涂空耳为。
一从窃禄黄门下,几度怀君沧海湄。
前年待试留京阙,旅馆琴尊共谐洽。
金印犹迟相国归,貂裘又作还家别。
知君怀抱世所无,冰瓯玉碗青珊瑚。
平生慨慷伏奇节,得失岂肯轻欢呼。
朅来浪迹长安陌,剔隐钩玄恣抺索。
下穷元宋上羲皇,大者经纶小占策。
醉酣咳唾落珠玑,三峡词源百万师。
盛唐诗句何冲澹,西汉文章宗典彝。
向人掩口谈科举,不肯低头随进取。
今学宁知古学醇,誉则为忧憎则喜。
君不见贾生一岁屡超迁,鹏上承尘才少年。
梁灏登科尽头白,位望虽迟年八十。
疾随美恶互乘除,天壤生成无弃物。
何况君怀越世才,云霄有路待君来。
明年五月薰风动,准拟乘舟海上回。

鉴赏

此诗《送赵士英下第南归》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薰风五月都门道”,以五月的和煦微风作为背景,营造出送别的温馨氛围。接着,“送客临岐心草草”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天涯转觉故人稀,对酒难忘旧乡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故乡的美好,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难以忘怀。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友情与故乡记忆的不可替代性。

接下来,“忆惜随君歌鹿鸣,风流文采超群英。”回忆起与友人一同的欢乐时光,以及友人的才华横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当时科第已晚出,岂谓岁月犹相仍。”则反映了对友人科举之路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浮云聚散十四载,华发青衫走湖海。”十四年的光阴如浮云般聚散,岁月无情地在友人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的志气依然不减,四处奔波。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经历的概括,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造物婴儿解弄人,连城美价宜深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婴儿的游戏,暗示人生的美好与短暂,需要耐心等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认为其价值如同连城之璧,值得等待。

“一从窃禄黄门下,几度怀君沧海湄。”诗人回忆起自己与友人在官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金印犹迟相国归,貂裘又作还家别。”则反映了友人仕途的波折,以及对回归家庭的渴望。

“知君怀抱世所无,冰瓯玉碗青珊瑚。”诗人赞美友人独特的胸怀与高洁的品格,将其比作珍贵的冰瓯、玉碗与珊瑚,形象地表现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敬仰。

“平生慨慷伏奇节,得失岂肯轻欢呼。”诗人赞扬友人一生慷慨激昂,面对得失时不会轻易欢呼或沮丧,体现了对友人坚韧性格的赞赏。

“朅来浪迹长安陌,剔隐钩玄恣抺索。”描述了友人游历长安,探索学问的过程,表达了对友人求知精神的钦佩。

“下穷元宋上羲皇,大者经纶小占策。”诗人赞扬友人学问渊博,从古代到现代无所不包,无论是宏大战略还是具体策略都能应对自如。

“醉酣咳唾落珠玑,三峡词源百万师。”形容友人饮酒时的豪放与才华横溢,其言语如同珠玑落地,能够启发无数学者。

“盛唐诗句何冲澹,西汉文章宗典彝。”诗人赞美友人对古典文学的深厚理解,能够借鉴盛唐诗歌的淡雅与西汉文章的经典。

“向人掩口谈科举,不肯低头随进取。”表达了对友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追求的赞赏。

“今学宁知古学醇,誉则为忧憎则喜。”诗人反思当前学风,认为不应忽视古学的精髓,对友人能保持正直品行表示欣慰。

“君不见贾生一岁屡超迁,鹏上承尘才少年。”引用贾谊的例子,说明即使年轻时就取得显著成就,也不应骄傲自满。

“梁灏登科尽头白,位望虽迟年八十。”通过梁灏的例子,强调了成功并不一定与年龄成正比,重要的是坚持与努力。

“疾随美恶互乘除,天壤生成无弃物。”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包括成功与失败、美与丑。

最后,“何况君怀越世才,云霄有路待君来。”诗人坚信友人拥有超越时代的才能,未来必定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明年五月薰风动,准拟乘舟海上回。”诗人预想来年五月,春风再次吹拂时,友人将乘舟归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经历、性格、才华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