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吉祥寺追和故友刘协中遗诗(其一)
明 · 文徵明
殿堂深寂竹林閒,坐恋棕阴忘却还。
水竹悠然有遐想,会心何必在空山。
水竹悠然有遐想,会心何必在空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内心世界的独白。首句“殿堂深寂竹林閒”以“深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远的氛围,随后点明地点为竹林,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次句“坐恋棕阴忘却还”则通过“坐恋”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态,仿佛时间与空间在此刻凝固,连归途都暂时被遗忘。
接着,“水竹悠然有遐想”一句,将视线从竹林转向水边,水与竹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激发了诗人丰富的想象与情感共鸣。最后,“会心何必在空山”以反问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会意与理解,不一定需要置身于空山之中,暗示了心灵的契合与自然的亲近是超越具体场景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