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三)赏析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三)

宋 · 苏轼
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
故应剩作诗千首,知是多情得得来。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象征诗人经历沧桑。
思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小轩:窗户旁边的小屋或书房。
为花开:以花开的心情来寄托思念。
故应:推测、应该。
剩作:剩余、创作。
诗千首:形容诗的数量众多。
知是:知道是。
多情:情感丰富,这里指诗人深情。
得得来:得到回应,可能是指情感的共鸣或理解。

翻译

满头白发的人思念着万里之外的家乡,归来后在小窗边对着水面种花赏花。
他应该会写下一千多首诗,因为他的深情得到了回应。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颇具深意。首句“白发思家万里回”,诗人以白发比喻时光易逝,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与归乡的情怀。万里之遥,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心灵深处的渴望。

接下来的“小轩临水为花开”,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驾着一叶扁舟(小轩)靠近河岸,似乎随着春风的拂过,梅花也在此时盛放。这里的小轩不仅是交通工具,更象征着诗人的情感载体,而临水观花,则是他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第三句“故应剩作诗千首”,表明了诗人面对美好的景物和复杂的情感,决心写下更多的诗篇以寄托自己的情怀。这里的“剩作”意味着即便是未来的岁月,也要继续用诗歌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最后一句“知是多情得得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性格的自觉和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他明白,正是因为自己过于多情,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转化为诗篇。

综观全诗,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个文学大家的情感丰富与艺术成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