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仁县市
宋末元初 · 王义山
安仁斗来大,地窄瞰官途。
吏散晚衙早,人稀夜市无。
山多田占少,涧曲水来迂。
犹道茅包锦,县官来索租。
吏散晚衙早,人稀夜市无。
山多田占少,涧曲水来迂。
犹道茅包锦,县官来索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安仁: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斗来大:形容土地狭小。
瞰:俯视,从高处看。
官途:官道,官方指定的道路。
吏散:官员们下班。
晚衙:傍晚的官署,下班时间。
早:提前。
人稀:人少。
夜市:夜间市场,夜间的商业活动。
无:没有。
山多:山区众多。
田占少:农田较少。
涧曲:山谷弯曲。
水来迂:水流曲折。
犹道:尚且谈论。
茅包锦:比喻简朴的生活与华丽的外表,可能指茅屋外表朴素而内部生活尚可。
县官:县级官员。
索租:索取租税。
翻译
安仁这个地方土地狭小,紧邻官道官员们下班早,夜晚市场无人喧闹
山多田地稀少,溪流弯曲水流缓慢
人们还谈论着用茅草包裹的华丽生活,但县令却来催收租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宋末元初时期乡村生活的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地区的人烟稀少、土地不足以及官吏催租等问题。
"安仁斗来大,地窄瞰官途",表明安仁县城规模不小,但地理位置狭窄,居民的视线局限在官方道路上。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小县城的空间布局。
"吏散晚衙早,人稀夜市无"则透露了官员们作息的不正常和市场活动的冷清,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的萧条状态。官吏的早出晚归可能是为了加紧税收征集,而夜市的缺失则显示出居民生活的困顿。
"山多田占少,涧曲水来迂"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环境中的山地众多和耕种土地不足,以及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水,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也许暗示了当时的生态平衡问题。
最后,"犹道茅包锦,县官来索租"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即便衣食无忧的乡绅仍旧关心着自己的利益,而县官则不遗余力地向农民催缴税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宋末元初乡村社会生活的深刻描绘,通过具体生动的景象和细节,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