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窠
宋 · 董嗣杲
松顶巢成亦甚危,元和禅此太和归。
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游山礼谒稀。
铭志土侵无几字,塔亭雨坏有孤扉。
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
比丘随处心传异,刺史游山礼谒稀。
铭志土侵无几字,塔亭雨坏有孤扉。
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鸟窠》,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处松树顶上的鸟巢,虽然位置险峻,但禅僧在此修行,心境宁静。"元和禅此太和归"一句,暗示了禅师通过禅修达到了内心的和谐与平静。诗人接着写到,和尚们随缘传法,而地方官员游山拜谒之事则相对稀少,体现了僧人的清修生活。
"铭志土侵无几字"描述了鸟巢下方的铭文因岁月侵蚀而字迹模糊,塔亭风雨中显得孤独,仅剩一扇孤门。最后两句"一空四十年间梦,定业门前鹊自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禅定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禅定才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安宁,就像门前的喜鹊自由飞翔,不受尘世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鸟巢为载体,寓言般地展现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