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二首(其一)赏析

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二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注释

晴霞:明亮的朝霞。
檐牙:屋檐的边角。
绛雪:深红色的落花,比喻朝霞。
砌沙:台阶上的沙石。
香案吏:负责祭祀或文书工作的官员。
紫薇花:夏季开花的灌木,象征高雅和仕途。

翻译

明亮的朝霞鲜艳地覆盖着屋檐,深红的雪花般落英点缀在台阶上。
不必在意自己不是供奉香案的官吏,也要把床移到紫薇花旁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把诗人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晴霞”和“绛雪”,分别指的是春日暖阳下的云彩和细小的花瓣,它们轻盈地覆盖在屋檐上,宛如洁白的雪花点缀在庭院的小沙堆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和享受。他不再关心自己是否是一个管理香料案品的人(古代文官中有专门管理香料的官员),而是选择搬动卧床,对着那绽放的紫薇花,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移床对紫薇花”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融入,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约生活的意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