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牧汪君重修元遗山墓立祠访其裔孙主之盛举也赋寄二律(其二)
清 · 何道生
遗迹重寻野史亭,秀容城畔草青青。
剧怜抔土余荒陇,特洗残碑认旧铭。
此事使君堪不朽,谁言词客竟无灵。
云礽今日还祠庙,应有精魂下杳冥。
剧怜抔土余荒陇,特洗残碑认旧铭。
此事使君堪不朽,谁言词客竟无灵。
云礽今日还祠庙,应有精魂下杳冥。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何道生所作,题为《忻州牧汪君重修元遗山墓立祠访其裔孙主之盛举也赋寄二律(其二)》。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汪君重修元遗山(即元好问)墓地并建立祠庙的场景。"遗迹重寻野史亭,秀容城畔草青青",诗人首先描绘了探访遗址时的环境,野史亭和青青草地,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与生机并存的氛围。
"剧怜抔土余荒陇,特洗残碑认旧铭",诗人表达了对元遗山墓地的深深怀念,感慨于墓地虽荒芜,但仍能辨识出残破的碑文,寄托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此事使君堪不朽,谁言词客竟无灵",诗人赞扬了汪君的举措,认为他重修墓地的行为足以流传后世,证明了即使词人逝去,其精神犹在。
最后两句"云礽今日还祠庙,应有精魂下杳冥",诗人想象元遗山的灵魂如今回到祠庙,暗示了他的精神将永续传承,表达了对元遗山的深深敬仰以及对汪君行为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后人传承文化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