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其十三)
明 · 高攀龙
见易更须知用易,圣人原只用中庸。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
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
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
鉴赏
此诗《戊午吟(其十三)》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探讨《易经》的智慧与应用,展现了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实践的重要性。
首句“见易更须知用易”,强调了认识《易经》与实际运用《易经》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掌握《易经》的精髓。接着,“圣人原只用中庸”一句,借用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中庸”,指出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够恰当地运用中庸之道,平衡事物的两端,达到和谐与稳定。
“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的阴阳、刚柔相济原则。在处理事物时,既要认识到事物的刚性一面,也要看到其柔性的一面,适时调整,以避免因偏激而招致的不利后果。反之,如果失去了中正的原则,行动过于激进或迟缓,都可能导致失败。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则表达了对持之以恒、诚实守信以及内外兼修的重视。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隐蔽之中,只要保持真诚,就能够像龙一样,无论在显赫还是隐秘之处都能展现出卓越的品质和能力,避免犯错。
最后,“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强调了《易经》不仅适用于卜筮预测,更是指导人们日常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工具。无论是静止不动还是行动变化,都应该遵循《易经》的原理,将其作为行事的根本准则。
综上所述,《戊午吟(其十三)》通过高攀龙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够秉持中庸之道,灵活运用《易经》的智慧,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