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元夕赋得綵花树赏析

元夕赋得綵花树

明 · 李云龙
十二雕栏帖绛纱,都人夜夜斗香车。
芬芳不借东风力,结绽能先上苑花。
云里綵楼千树出,月中灯市万枝斜。
可怜处处春如海,不见芜城帝子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时,城市中灯火辉煌、繁花似锦的景象。诗人以“十二雕栏帖绛纱”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装饰华丽的栏杆上贴着红色的丝绸,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接着,“都人夜夜斗香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夜晚竞相展示华丽马车的场景,体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

“芬芳不借东风力,结绽能先上苑花”,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生命,表达花朵自然绽放的美丽,并非依赖外力,展现出花朵的独立与自信。这不仅赞美了花朵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自由与活力。

“云里綵楼千树出,月中灯市万枝斜”,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盛况。诗人将綵楼比作从云中伸出的树木,将灯市比作月下的树枝,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灯火通明、五彩斑斓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气息。

最后,“可怜处处春如海,不见芜城帝子家”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感叹于春天的生机勃勃,却未能见到传说中的芜城帝子之家,或许暗含了一丝遗憾与向往之情,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节日盛景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深沉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丽,展现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