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底遇大雨寄呈二运使
宋 · 韩琦
怒雷倾雨洒无垠,天意须臾复至仁。
比屋士民平叹息,一川和黍长精神。
彻犁农喜通新种,隔辙人谁谓不均。
大利岂当论小害,路泥深尺没征轮。
比屋士民平叹息,一川和黍长精神。
彻犁农喜通新种,隔辙人谁谓不均。
大利岂当论小害,路泥深尺没征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韩琦在寺庙下遇到大雨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怒雷倾雨洒无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暴雨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天地间都在为之震动。接着,“天意须臾复至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蕴含的某种公正与慈悲的理解,暗示着即便是极端的天气变化,也有其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比屋士民平叹息,一川和黍长精神”两句,将视角转向人间,描述了暴雨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既有哀叹,也蕴含着希望。农民们在雨后耕作,新的种子得以播种,大地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也是对未来丰收的期待。
“彻犁农喜通新种,隔辙人谁谓不均”进一步展现了农民的喜悦与对公平的渴望。即使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农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劳作,期待着公平的分配与收获。最后一句“大利岂当论小害,路泥深尺没征轮”则表达了诗人对长远利益与眼前困难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面对大范围的利益时,不应过于计较眼前的小小损失,因为长远来看,道路的泥泞与征税车辆的受阻,不过是暂时的不便,而非根本性的阻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如何保持乐观与希望的态度。韩琦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关注长远发展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