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赏析

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

宋 · 沈辽
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
堂下佳蔬已数畦,堂东更种连坡麦。
不能下帷学董相,何暇悲歌如宁戚。
布裘藜杖自来往,山禽幽弄均春力。
桉上诗书罗缣缃,炉中烧药笑王阳。
晨炊且籴北仓粟,冬服已指山前桑。
南冈差高多种橘,迤北渐下宜栽秧。
北邻亦有放达士,道路壶榼常相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沈辽对苏轼(子瞻)所建雪堂的赞美与想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堂内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以及居住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首先,诗开篇“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点明了雪堂的建造者是苏轼,地点在齐安(今湖北黄州),并强调了雪堂与雪景的和谐之美。接着,“堂下佳蔬已数畦,堂东更种连坡麦”描绘了雪堂周围的田园风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不能下帷学董相,何暇悲歌如宁戚”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苏轼不拘泥于传统学术,而是追求自由生活态度的赞赏。接下来,“布裘藜杖自来往,山禽幽弄均春力”描绘了苏轼穿着朴素,手持藜杖,自在行走于山林间的情景,与自然和谐共处,充满生机。

“桉上诗书罗缣缃,炉中烧药笑王阳”则展示了苏轼在雪堂内读书、制药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他既热爱文学艺术,又注重养生之道。最后,“晨炊且籴北仓粟,冬服已指山前桑”描述了苏轼每日的日常生活,从清晨的炊事到冬季衣物的准备,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情趣。

“南冈差高多种橘,迤北渐下宜栽秧”进一步描绘了雪堂周边的农业活动,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农耕生活。而“北邻亦有放达士,道路壶榼常相望”则以苏轼的邻居作为对比,突出了苏轼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高雅情操,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