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像堂
唐 · 张籍
玉毫不着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这颗珍珠洁净无瑕,不沾染一丝尘世的气息。它的光芒清晰可见,共有十八种不同的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供奉着玉制佛像的堂内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的清净与世俗的隔绝。
"玉毫不着世间尘" 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玉佛像纯洁无染,不受世间污秽之物所沾染。玉毫,指的是佛头上的尖顶部分,这里用玉来比喻,既强调其珍贵,也突出了它的清净。
"辉相分明十八身" 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像的庄严与神圣。辉相,即佛的光芒,分明表示这种光芒清晰可见;十八身则是指佛的各种形象,这里可能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描述这些形象的细致和栩栩如生。
"入夜无烟灯更好" 这一句,是对环境氛围的描写。入夜,夜幕降临之时,无烟灯,即不需要燃烧任何物质而发光的灯,这里的设定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神圣的氛围。
"堂中唯有转经人" 这一句,则是对场景中人物行为的描绘。转经,通常指的是念诵佛经或是手持经书缓缓行走。在这里,这个动作成为了这个清净空间内唯一的人为活动,强调了宗教仪式的宁静与专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佛像及其所在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