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充浚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
岂伊清旷怀,直为朋知展。
指涂阳已升,入谷光未显。
涉流既百折,寻山亦千转。
停策树频倚,攀林芳屡搴。
路夷始出幽,山暝复凌缅。
佛庐既栖薄,僧榻聊息偃。
地僻心自怡,俗远虑乃遣。
明发有佳趣,胜处将历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良与友人子充浚仲一同游览北山的体验。清晨,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渴望宁静与自然的交融。他们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穿越山谷,经历曲折的溪流,攀登险峻的山岭。途中,诗人倚靠树木,采摘山林中的芳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随着日光渐升,他们深入幽谷,山色渐暗,景色更加神秘。最终,他们在一处佛寺歇脚,借宿于僧人的禅房。身处偏远之地,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远离世俗的忧虑。次日清晨,诗人预感将有美好的体验,准备继续探索这山中胜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在远离尘嚣中找到心灵寄托的主题。
词语解释
百折的意思:(1).极言曲折之多。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紆餘委备,往復百折,而条达疎畅,无所间断。”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地涌 岷 峨 ,天开 巫峡 , 江 势西来百折。”(2).见“ 百折不挠 ”。...
出幽的意思:犹言出谷。 孙中山 《祭革命死义诸烈士文》:“去秕与螙,不尽不休,嘘枯植弱,俾之出幽。”参见“ 出谷 ”。...
佛庐的意思:指佛寺。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草肥蕃马健,雪重佛庐乾。”《新唐书·萧倣传》:“ 懿宗 怠政事,喜佛道,引桑门入禁中为祷祠事,数幸佛庐,广施予。”《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居依山谷,以草茨屋,惟王宫、官府、佛庐以瓦。”...
佳趣的意思:◎ 佳趣 jiāqù[interest and charm] 美妙的情趣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旷怀的意思: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历践的意思:过去多次践行。谓任职。 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制》:“并歷践朝行,恪勤官次;諫垣郎署,蔼其休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至末年惟 沧州 刘带川 ,以文士奋跡,而歷践戎行。”...
林芳的意思:(1).林园中的花。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2).林中花开。 唐 赵冬曦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川霽 湘 山孤,林芳 楚 郊縟。”...
明发的意思:(1).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维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 。”(2).谓孝思。 晋 陆机 《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发。” 宋 苏轼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3).早晨起程。 ...
攀林的意思:折取或拉下树枝。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倚巖听绪风,攀林结留荑。”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憩花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朋知的意思:朋友;知交。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 唐 孙昌胤 《清明》诗:“沉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栖薄的意思:亦作“栖薄”。留居,止息。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日落当栖薄,繫缆临江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窟内有水,渊而不流,栖薄者取给焉。” 元 戴良 《同子充濬仲游北山夜宿觉慈院》诗:“佛庐既栖薄,僧榻聊息偃。”...
岂伊的意思: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穷年的意思:(1).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2).全年;一年到头。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入谷的意思:谓纳谷于官府,以买官或赎罪。《史记·平準书》:“始令吏得入穀补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汉 人入仕,有以貲为郎者, 司马相如 、 张释之 是也。有入钱入穀赏以官者, 卜式 、 黄霸 是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汉 政府﹞又卖武功爵,新置武功爵十一级,各级爵位有一定的价钱……以后,又规定了入谷补官的办法。”...
僧榻的意思:僧床,禅床。 明 王思任 《游五台山自普门精舍历涧道至竹林寺》诗:“钟鸣定僧榻,良久又岑寞。” 清 曹寅 《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客牀閒緑綺,僧榻看银山。”...
胜处的意思: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息偃的意思:亦作“ 息宴 ”。安息,休息。《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汉 班固 《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宋 曾巩 《金君墓志铭》:“啸歌息偃,以忘其年。” 清 刘大櫆 《与高督盐书》:“王事劬劳,不遑息偃。”...
喧嚣的意思:◎ 喧嚣 xuānxiāo(1) [noisy]∶声音杂乱,不清静我屏息静气,努力在喧嚣的尘世之中寻觅一种纯净、和谐之音。(2) [clamour abollt cries of ]∶叫嚣;喧嚷长矜争之心,恣喧嚣之慢。——《魏书·韩麒鳞传》...
远虑的意思:◎ 远虑 yuǎnlǜ[foresight;long view] 作较长远的考虑...
指涂的意思:见“ 指途 ”。...
自怡的意思: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