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正学溪喻遗文原稿为马武仲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大忠先信友,吾复见先生。
不为文皇地,宁知靖难兵。
区区遗墨在,落落喻溪情。
自有人间事,宜留此正声。
不为文皇地,宁知靖难兵。
区区遗墨在,落落喻溪情。
自有人间事,宜留此正声。
注释
大忠:极高的忠诚。先信:首要的诚信。
友:您(指先生)。
复:再次。
文皇:指某个有威望的君主。
地:领土。
宁:岂,哪里。
靖难兵:明朝时期的一场内乱,靖难之役。
区区:微小,少许。
遗墨:遗留的墨迹,可能指诗文。
落落:形容心境清冷或孤寂。
喻溪情:比喻先生的情感深沉如溪流。
人间事:世间的纷扰事务。
宜:应当。
正声:正义的声音,高尚的言论。
翻译
最大的忠诚源于诚信,我又得以见到您不再是为了文皇的土地,谁能料到会有靖难之役
您留下的只有一点点墨迹,却深深蕴含着溪水般的深情
世间自有其纷扰,应让这正义之声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题方正学溪喻遗文原稿为马武仲》。诗中表达了对忠诚与诚信的推崇,以及对主人公方正学(即方孝孺)的敬仰。诗人提到方孝孺即使未居高位,也能预见并理解靖难之变的复杂局势,他的智慧和遗留在世的文章("遗墨")如同喻溪般深沉而富有哲理。最后,诗人认为方孝孺的事迹和文章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应当被后人铭记,传递出公正之声。整首诗情感真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深入骨髓,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文学品味和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