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竟陵卢使君虔别赏析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唐 · 孟郊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
孰不苦焦灼,所行为贫侵。
山木岂无凉,猛兽蹲清阴。
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嵚。
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
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

拼音版原文

chìqiānhuǒhuǒzhōngxíngxīn
shújiāozhuósuǒxíngwèipínqīn

shānliángměngshòudūnqīngyīn
guīrénpíngtǎnbiéduōqīn

làijìnglíngshǒushíwénjiànānyín
zèngbiézhéchǔfāngchǔfāngyáojīn

注释

赤日:烈日。
火:比喻炎热。
行子:行走的人。
心:内心。
苦焦灼:痛苦急切。
贫侵:贫困的生活。
山木:山上的树木。
猛兽:凶猛的野兽。
清阴:阴凉处。
归人:归乡的人。
平坦:平坦的道路。
岖嵚:崎岖。
竟陵守:竟陵的官员。
建安吟:建安时期的诗歌。
赠别:临别赠物。
楚芳:楚地的香草。
衣襟:衣服的边缘。

翻译

烈日下千里如火,行者心中充满煎熬。
谁不感到痛苦和急切,只因追求的是贫困中的生存。
山中的树木或许有清凉,但凶猛野兽却占据着阴凉之地。
归乡的人怀念平坦道路,而离别之路却多是崎岖不平。
幸好有竟陵太守,时常吟诵建安诗篇。
临别之际,他折下楚地的香草赠我,那香气随风摇曳在衣襟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景象,开篇便以“赤日千里火”强烈地表现了酷热的气候。紧接着,“火中行子心”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内心感受,是一种炽热而坚定的决心或情操。

然而,这种热度并非完全是自然景象所致,"孰不苦焦灼"一句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谁都难免会感到痛苦和煎熬。"所行为贫侵"则暗示,诗人可能是在为贫困或弱势群体发声,他们的处境如同被烈日炙烤。

接下来的“山木岂无凉”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中连树木也不再是清凉的避难所。"猛兽蹲清阴"则描绘了一幅动物为了寻求片刻的清凉而蜷缩在稀少的阴凉处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酷热中挣扎求生的场景。

“归人忆平坦”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坦大道的怀念,这里的"平坦"不仅指物理上的平坦,更有情感上的平稳与安逸。相对的,“别路多岖嵚”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路的艰辛和曲折。

“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一句,"竟陵守"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时闻建安吟"则表明诗人偶尔听到来自建安(今福建)的地方歌谣,这里的"吟"字暗示了一种悠扬的歌声。

最后,“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则是诗人在与友人告别时所做的情感寄托。"楚芳"可能是一种香草或花卉,而"摇衣襟"则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的动作,或许是在告别之际的某种仪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操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时的哀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