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袁休庵通政(其四)赏析

送袁休庵通政(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都峤联绵似九疑,重华遗迹少人知。
梧州斑管君多取,为写青莲古别离。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送袁休庵通政(其四)》。诗中描绘了都峤山与九疑山的相似之处,以及对重华遗迹的感慨,同时表达了通过梧州斑管书写青莲古别离的愿望,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都峤联绵似九疑”,开篇以都峤山与九疑山的相似性起笔,隐喻两地之间可能存在的历史渊源或文化联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重华遗迹少人知”,接着点出重华(传说中的黄帝)的遗迹鲜为人知,暗含对历史记忆逐渐淡漠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探寻历史真相的渴望。

“梧州斑管君多取”,转而提到梧州的斑管,这是一种珍贵的乐器材料,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借助斑管这一载体,将青莲(李白的别称)的古别离之情,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出去,寓意深远。

“为写青莲古别离”,最后点明主题,诗人希望通过斑管之音,传达出李白在古时的别离之情,既是对友人袁休庵的深情祝福,也是对历史情感的一种传承与致敬。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学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