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答筹堂见招(其三)赏析

答筹堂见招(其三)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俯仰随人亦自欺,精神无复似当时。
年来世事俱尝遍,只有闲中味不知。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李俊民所作,《答筹堂见招(其三)》。诗人通过“俯仰随人亦自欺,精神无复似当时”这两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在世事的沉浮中,曾经的精神风貌已不再,仿佛在随波逐流中失去了自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年来世事俱尝遍,只有闲中味不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但在这忙碌与纷扰之后,他发现唯有在闲适之中,才能品味到生活的真正滋味。这不仅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淡泊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繁华落尽后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与追求。

词语解释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精神的意思:[释义](1) (名)表现出来的活力(基本义)。振作精神。(作宾语) (2) (形)活跃;有生气。这孩子长得怪精神的。(作补语) [构成]并列式:精+神 [例句]〈外〉日语。...

来世的意思:◎ 来世 láishì(1) [future life;next life]∶来生(2) [afterlife]∶死后的存在状态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年来的意思:(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世事的意思:◎ 世事 shìshì(1) [affairs of human life]∶世上的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2) [worldly wisdom]∶人情世故善于世事...

随人的意思:犹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询伊长嫂爱奴,乃知 瓏 虽年少,早已矢脱风尘,而志在随人,又不愿作势家姬妾。”...

无复的意思:(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

有闲的意思:亦作“ 有间 ”。1.有区别;有差距。《庄子·天地》:“ 桀 跖 与 曾 史 ,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间也,而知人情伪。令自视何如即位时?’帝曰:‘有间矣。’”《金史·宗宪传》:“莫非王臣,庆幸岂可有间邪?”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 张子树 题其集曰《听松》。松之於雨於雪则有閒矣。”(2).有嫌隙。《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 杜预 注:“间,隙也。”《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閒,於是设防,知蔽竝起。”...

只有的意思:◎ 只有 zhǐyǒu(1) [only]∶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2) [alone]∶唯有;仅有只有他知道内情...

自欺的意思:自己欺骗自己。《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有闻善之意而疑己以不明,自欺也;有为高之心而畏己以不能,自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其实, 中国 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

俯仰随人的意思:指人的态度、行动完全由别人摆布,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