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潇江亭赏析

潇江亭

宋末元初 · 于石
背依古塔面层峰,曲曲阑干峻倚空。
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
五更钟鼓半山月,两岸渔樵一笛风。
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

拼音版原文

bèimiàncéngfēnglángānjùnkōng

wàncānchàjiāngwàipiànfānchūméishùyīnzhōng

gèngzhōngbànshānyuèliǎngànqiáofēng

língtáixiàtāotāowéiyǒushuǐliúd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潇江亭的景象,诗人于石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塔、层峰、曲折的栏杆和空旷的视野。"背依古塔面层峰"写出了亭子的地理位置,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显山势的峻峭。"万屋参差江色外,片帆出没树阴中"则展现出江景的辽阔与动态,远处的房屋高低错落,江面上船只穿梭在树荫间,画面生动。

"五更钟鼓半山月"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宁静氛围,钟鼓声与半山之上的月光相映,增添了诗意的禅意。"两岸渔樵一笛风"进一步渲染了江边生活的恬淡与自然,渔夫樵子的笛声随风飘荡,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极目子陵台下路,滔滔惟有水流东"以子陵台为背景,寓言人生如流水东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潇江亭为中心,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