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何常施
宋 · 王安石
圣贤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在这里探讨了圣贤之道和治国理念,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观与社会观。
"圣贤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这两句开篇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圣贤的治理方式并无固定模式,它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的。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弹性。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君子形象,他们虽然身处一个角落,但心怀天下,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平衡和整治世界万物。这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反对贪图富贵的态度,"丧非"指的是失去正道或正义,而"南宫"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权力中心或是象征性的地点。这里诗人强调,即使是在追求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也应该坚守道德和原则。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在一个缺乏真正贤能领袖的时代,即使有愿意拯救世道的人,也不容易找到真正能够改变现状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圣贤之道的思考,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面对复杂社会时的无力感。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改革家,其文学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