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海上述怀赏析

海上述怀

明 · 佘翔
空门无剥啄,伏枕过今朝。
病色怀飧菊,生涯寄纬萧。
月摇湘女佩,风动颍人瓢。
寂寞玄经在,冥鸿未可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海上述怀》描绘了诗人身处空门(可能指隐居或修行之处)的孤寂生活。首句“空门无剥啄”形象地写出环境的宁静,无人打扰,暗示出诗人的清修生活。次句“伏枕过今朝”则透露出诗人卧病在床,时间悄然流逝。

“病色怀飧菊”表达了诗人因病体而对菊花(常被视为清高、淡泊之物)的思念,寄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接下来,“生涯寄纬萧”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自然为伴,心境如纬萧般清淡。

“月摇湘女佩”运用湘妃神话,借月光下湘水女神的饰品摇曳,增添了神秘与幽静的氛围。而“风动颖人瓢”则以颖水边的农夫瓢寓言,暗示自己虽处困境,但心境如颖水般平静。

最后两句“寂寞玄经在,冥鸿未可招”中,“玄经”指佛经,诗人虽然寂寞,但坚守内心信仰,不愿轻易被外界所扰,而“冥鸿”象征超脱尘世的高洁之士,诗人表示自己目前尚无法像他们那样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词语解释

剥啄的意思:亦作“剥琢”。1.象声词。敲门或下棋声。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清 钱谦益 《观棋绝句》之六:“疎帘清簟 楚 江秋,剥啄丛残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兴县旧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闻剥琢声,出视无所见。”(2).可重迭使用。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亦作“剥琢”。1.叩击,敲打。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见丛树中,有茅屋数椽,门悬韦箔,绕以...

风动的意思:◎ 风动 fēngdòng[pneumatic]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伏枕的意思:(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明 李贽 《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2).指卧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伏枕的意思:(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王生 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明 李贽 《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2).指卧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寂寞的意思:[释义](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构成]并列式:寂+寞 [例句]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很寂寞。(作谓语)寂寞的原野。(作定语)...

今朝的意思:[释义](名)现在。 [构成]偏正式:今(朝 [例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宾语)...

空门的意思:[释义](名)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 [构成]偏正式:空(门 [例句]遁入空门(出家)。(作宾语)...

冥鸿的意思:(1).高飞的鸿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2).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明 沉宸荃 《谒...

生涯的意思:◎ 生涯 shēngyá(1) [career]∶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2) [property]∶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生涯罄尽...

纬萧的意思: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 郭庆藩 集释:“萧,蒿也,织缉蒿为薄帘也。”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典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九:“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 清 金农 《遣闷》诗之二:“莫哂长贫河上客,纬萧自可得明珠。”...

未可的意思:◎ 未可 wèikě[cannot] 不可...

玄经的意思:(1).指 汉 扬雄 的《太玄》。《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常耽好《玄经》。” 宋 辛弃疾 《感皇恩》词:“ 子云 何在,应有《玄经》遗草。” 明 高启 《读史·扬雄》诗:“如何晚把《玄经》笔,却为新都著《剧秦》。”参见“ 玄书 ”。(2).指《老子》。《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玄经释典,靡不该悉;九流《七略》,咸所精练。”参见“ 玄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