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赏析

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

宋 · 李纲
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
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
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
更烦为指趋真路,旧国于今草木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李纲所作的《近以诗寄许振叔承林德祖见和复次前韵寄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

首联“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诗人以“甫里先生”自比,表达了自己早年即辞官归隐的心志,同时也对那些在朝廷中遭受排挤、流离失所的忠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与怜悯。

颔联“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绨袍意”源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比喻深厚的友情;“莲社人”则借用了东晋时期佛教徒聚集的莲社,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精神上的契合与友谊的深厚。

颈联“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赞美友人寄来的诗作,不仅情感真挚,语言精妙,仿佛油纸被佳句浸湿,灵文翻动之处如同贝多(一种珍贵的贝壳)上新添的花纹,形象地描绘出诗作的美妙与独特。

尾联“更烦为指趋真路,旧国于今草木缗”,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引领自己找到真正的道路,同时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真路”可能指的是人生的正道或理想的道路,“旧国草木缗”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古代忠臣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骨与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