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秋日同邦相饯孟韬于兰阴山得诗四首(其三)赏析

中秋日同邦相饯孟韬于兰阴山得诗四首(其三)

明 · 胡应麟
彩笔曾将擅帝京,何来愁病卧高城。
乾坤渐老文园客,湖海犹深魏阙情。
一代应徐非异域,千秋潘陆是同盟。
相逢此夕虽云易,忍挂青帆月下行。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中秋日同邦相饯孟韬于兰阴山得诗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中秋时节与友人在山中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

首联“彩笔曾将擅帝京,何来愁病卧高城”以“彩笔”象征才华横溢,暗示诗人曾经在帝都施展才华,却因愁病而不得不远离繁华,隐居高城。这里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暗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颔联“乾坤渐老文园客,湖海犹深魏阙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乾坤渐老,意味着时光荏苒,岁月不待人;文园客指的是像司马相如这样的文人,这里的“文园客”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湖海犹深魏阙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乡和朝廷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便身处他乡,心仍牵挂着那片熟悉的土地和曾经的荣光。

颈联“一代应徐非异域,千秋潘陆是同盟”则转向对友情的颂扬。一代人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真正的友谊如同潘岳、陆机般深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里不仅赞美了深厚的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友谊传承的美好愿望。

尾联“相逢此夕虽云易,忍挂青帆月下行”收束全诗,点明了相聚的不易与离别的痛苦。虽然相聚的时刻短暂,但为了追求各自的梦想与责任,不得不面对离别。诗人以“忍挂青帆月下行”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坚定的情感,既是对离别的不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故乡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