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韦少府厅池上咏石
唐 · 杨巨源
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
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
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
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主人:指拥有者或屋主。幽石:深藏不露、幽静的石头。
公堂:公共办公或聚会的地方。
清:清雅,清爽。
一片:全部,整个。
池上色:池塘上的景色。
孤峰:单独的山峰。
云外情:云雾之外的景象,可能指远方或超凡的意境。
旧溪:过去的溪流。
红藓:红色的苔藓。
秋水:秋天的溪水。
绿痕:绿色的痕迹,可能是苔藓生长的痕迹。
何必:何必一定要。
澄湖彻:清澈见底的湖水。
令名:美好的名声。
翻译
主人得到一块幽静的石头,每天都能感受到公堂更加清雅。池塘上的一片色彩,映衬着远处孤峰的云雾缭绕之情。
旧溪边的红色苔藓依然存在,秋天的绿水痕迹又增添了生机。
何必一定要清澈见底的湖水,只要移动这块石头就能带来美好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主人在一片宁静的环境中欣赏到一块得自自然的美丽石头。"日觉公堂清"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厅堂变得越来越清幽,可能是因为秋季气候的转凉,使得空气更加清新。
"一片池上色"则描写了池塘中倒映的山色,宛如天然的画卷。"孤峰云外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远处独立的山峰与云端所激发的情感,这种景象让人产生了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旧溪红藓在"和"秋水绿痕生",则分别描绘了古老溪流边缘长满了红色的苔藓,以及秋天清澈的水中映射出绿色的印记。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景色。
最后两句"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珍视之情。这里的"澄湖"可能指的是水质清澈见底的湖泊,而"移来"则是指将这块美丽的石头迁移到厅堂中来的行为。而"有令名",则是说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值得赞扬和传颂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