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感怀
明 · 徐熥
杜宇啼残漏正长,满林斜月到匡床。
浮生寤寐皆成梦,旧事悲欢总可伤。
知己未亡琴废轸,雄心犹在剑销芒。
枕前二十馀年泪,半在他乡半故乡。
浮生寤寐皆成梦,旧事悲欢总可伤。
知己未亡琴废轸,雄心犹在剑销芒。
枕前二十馀年泪,半在他乡半故乡。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不寐感怀》。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杜宇啼残漏正长,满林斜月到匡床”,以杜鹃鸟的哀鸣和滴答的更漏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氛围。杜鹃鸟的啼叫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而更漏的滴答声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两者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内心的孤独。
颔联“浮生寤寐皆成梦,旧事悲欢总可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境,无论是清醒还是梦中,都充满了悲欢离合。这既是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也是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旧日的欢乐与悲伤,如今回想起来,都让人心生感慨,难以释怀。
颈联“知己未亡琴废轸,雄心犹在剑销芒”,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即使最好的朋友还在,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相聚,使得琴弦废弃,不再弹奏。然而,诗人的心中仍然保持着那份雄心壮志,就像剑上的光芒未曾消散,依然锋利。这反映了诗人虽处困境,但内心仍充满希望和坚持。
尾联“枕前二十馀年泪,半在他乡半故乡”,点明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心中既有对远方他乡的思念,也有对故土的眷恋。这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
综上所述,《不寐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理想以及家国的复杂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