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某为令无状不能化服奸盗至加之刑僇仲蟠乡丈不以为过又哦诗以宠之是重某之不肖而播其恶于众也感愧之剧次韵以酬赏析

某为令无状不能化服奸盗至加之刑僇仲蟠乡丈不以为过又哦诗以宠之是重某之不肖而播其恶于众也感愧之剧次韵以酬

宋 · 薛季宣
汉法在彝鼎,三章岂不严。
奸宄恣暴乱,官刑废舂钳。
未若箕山翁,顽夫偃风廉。
予惭斯人徒,为容善谦谦。
驱民陷之辟,淫刑视齐歼。
处事禁太速,宜犴非为淹。
丹书对妇泣,职死夫何嫌。
专诛逮垂尽,吾辜倍相兼。
曾闻邹鲁间,礼义人自恬。
商君就有道,绛水惊闾阎。
念此一叹息,归来赋陶潜。
南山信崇极,能无刺岩瞻。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法律与道德、治理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汉法”与“三章”,以及箕山隐士的廉洁行为,表达了对当前社会中法律执行过于严苛、忽视道德教化的批评。他指出,过度的法律惩罚不仅未能有效制止犯罪,反而可能加剧社会问题,如同“驱民陷之辟,淫刑视齐歼”,即用极端的刑罚去对付犯罪,结果却可能使更多的人陷入困境。

诗人还提到,面对法律的严酷,人们应当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滥用权力。他引用了“丹书对妇泣,职死夫何嫌”的例子,强调即使在执行法律时,也要考虑到人性和道德的考量,不应让法律成为无情的工具。

最后,诗人反思了自己作为地方官员的不足,未能有效改变社会风气,导致奸盗横行,并为此深感愧疚。他引用了邹鲁间的礼义之风,以及商鞅变法中的教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归来赋陶潜”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理想道德与治理方式的追求,展现了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