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
唐 · 周贺
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
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
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
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
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
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
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溪人:指住在竹溪的人。中峰:指山中的某座高峰。
瓦舍:简陋的房屋,这里指山中的修行场所。
斋身:修行者斋戒身体。
夏高:夏季炎热。
移坐次:变换坐位以避暑。
菊浅:菊花刚刚开放。
露行踪:隐约可见行踪。
湓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一带。
三年两度逢:三年内遇见了两次。
翻译
竹溪的人啊,请你暂且停留,何时能去往那座中峰?山中的瓦舍,少了人间烟火气,修行者的面色显得病容更重。
夏日炎炎,我们移动座位寻找阴凉,菊花初开,显露出行踪。
在这来来往往于湓城之下,已经过去了三年,我们两次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和重逢的情景。开篇“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表达了对朋友留宿的邀请,以及期盼他朝拜某地高峰之意。下句“瓦舍山情少,斋身疾色浓”则透露出诗人在简陋的瓦屋中独居时的心境和身体状况,由此可见其隐逸生活的孤寂与不易。
接着,“夏高移坐次,菊浅露行踪”写出了夏日里诗人搬动座位以避暑,并且观察到菊花下的水痕,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最后,“来往湓城下,三年两度逢”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某地相遇的情景,以及这样的相遇并非第一次,而是已经发生过多次。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珍视之情。这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的诗,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