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赏析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唐 · 吴融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注释

侯家:贵族之家,这里指侯门府邸。
万朵:形容花朵数量极多。
簇霞丹:花朵聚集像云霞一般红艳。
若并:如果与...相比。
霜林素艳:秋冬季节林木的洁白美丽。
合影:一起映照出影像,这里比喻花与月相互映衬。
天际月:天空中的月亮。
分香:散发香气。
畹中兰:畹,古代地积单位,这里泛指花田,兰指兰花,代表高洁。
虽饶:尽管有很多。
百卉:各种花卉。
争先发:争相最早开放。
三春向后残:晚春之后开始凋谢,三春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晚春。
想得:想象。
惠林:寺庙名,这里代指清静之地。
凭此槛:依靠在这栏杆上。
肯将:是否会。
荣落意:兴盛与衰败的意味。
来看:来观看、体味。

翻译

侯门家中的红花成千上万如同簇拥的云霞,如此艳丽与霜林的素白相比实为难得。
只有天边的明月能与之相伴映照,分撒的芬芳大多源自花丛中的兰花。
虽然百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但它们的繁华还是要在晚春之后逐渐凋零。
想象着在惠林寺的栏杆旁凭倚,是否愿意将这盛衰荣枯的情景尽收眼底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牡丹的盛丽与独特。"侯家万朵簇霞丹"一句,形象地将牡丹比作天上的霞光,将其数量之多、色泽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若并霜林素艳难"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艳丽,即使是在寒冷的早晨,其美色也难以被超越。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两句,以月亮比喻牡丹的整体形象,以兰花比喻其散发的芬芳。这里的“畹”字有分隔、区别之意,暗示着牡丹与其他花卉的不同。

"虽饶百卉争先发,仍在三春向后残"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独特生命力的赞美,即便是其他花朵竞相开放,牡丹依旧保持其独有的风采,即使到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也依然盛开。

最后两句"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珍视和期待,希望能常常来此欣赏牡丹之美,即使是在花落之后,也仍有无限情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