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训导廷献魁山旧隐
明 · 王绂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廷献先生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卓越的才华。首联“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以“瞻斗”比喻徐廷献的人品之高,如同仰望北斗星般令人敬仰;“山名合应魁”则暗示他的山居之地,也因他的杰出而得名,如同山中的魁首一般。颔联“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赞美了徐廷献先生的天赋异禀,以及他所处环境的灵气滋养了他的才华。
颈联“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描述了徐廷献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其文章之光如同烛照台上,不仅震撼同行,也照亮了文坛的舞台。尾联“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运用神话典故,表达了对徐廷献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精神的赞扬,如同攀登月宫桂树,又如同跃过大禹门的雷声,象征着他的成就与勇气。
接下来的几联“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通过鲲鹏的神话故事,进一步展现徐廷献的宏图大志与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他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展现了徐廷献在宁静中修身养性,以琴声与自然对话的美好场景。“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思念,时间的流逝让他更加珍惜每一次的回归与离别。“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则是对徐廷献隐居生活的生动描绘,黄色的菊花与绿色的苔藓,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最后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徐廷献生活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即使有人劝他归来,但他的内心早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廷献先生生活、才华、志向及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高尚的人生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