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赏析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

宋 · 文同
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
便成孤愤终何事,且寄遥怀对此时。
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
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

注释

原隰:低洼的平原。
萧条:荒凉。
浑:全然。
楚人:指代楚地的人,这里可能寓指诗人自己。
孤愤:孤独的愤怒或悲愤。
终何事:又能如何。
遥怀:远方的思念。
对此时:对着此时的情景。
暝阴:昏暗的阴云。
杳霭:迷茫不清。
一川:广阔的江面。
参差:交错不齐。
羁旅:漂泊在外的人。
凭高:登高远望。
剩作诗:继续写诗。

翻译

荒凉的原野草木凋零,仿佛楚地人倚风悲泣。
即使心中充满孤独的愤怒又能如何,姑且寄托遥远的思念在这一刻。
千里之外昏暗阴云密布,江面上寒光照映着雁阵错落有致。
登高本就不是游子所宜,更何况我怎能再借这高处抒发更多的离愁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愤懑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环境来映射自己的情感状态,如“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等句,通过秋天荒凉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凄清和哀愁。

诗中,“便成孤愤终何事”一句,表明诗人的愤懑之情已成为习惯,而“且寄遥怀对此时”则是他在特定的时刻将这份思念托付给远方的亲友。景色与心境交织,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下片,“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通过对远处山城秋日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之情。最后两句“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个人情怀的坚守,是一篇情深意长的秋日书怀之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