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常德
明 · 黄公辅
撇下带围已十春,腰间赢得任舒申。
无端又逐三湘路,兼却疏违八口亲。
挝鼓放衙无逸趣,批签披牍祇劳人。
移文荔圃园丁子,好护花枝与沼鳞。
无端又逐三湘路,兼却疏违八口亲。
挝鼓放衙无逸趣,批签披牍祇劳人。
移文荔圃园丁子,好护花枝与沼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常德时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首联“撇下带围已十春,腰间赢得任舒申”中,“撇下带围”可能指的是离开家乡或某个地方,“十春”则表明时间之长,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变迁。“腰间赢得任舒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放松的渴望,仿佛在漫长岁月后,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释放。
颔联“无端又逐三湘路,兼却疏违八口亲”揭示了诗人旅途中的无奈与矛盾。诗人似乎被命运驱使,不得不踏上前往三湘之地的旅程,这不仅远离了家乡,也让他无法照顾和陪伴亲人,尤其是“八口亲”,可能是指家中众多的亲人,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颈联“挝鼓放衙无逸趣,批签披牍祇劳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忙碌。在官府中,即使是在休息时间,诗人也无法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轻松,因为还有繁重的工作等待着他处理。这里通过“挝鼓放衙”和“批签披牍”两个场景,生动地刻画了官场生活的紧张与繁忙。
尾联“移文荔圃园丁子,好护花枝与沼鳞”则以一种较为轻松和乐观的态度收尾。诗人或许在旅途中遇到了果园或池塘,他希望园丁们能够好好照料花木和水中的生物,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通过这一细节,诗人的情感从之前的离愁别绪中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离家远行的不舍,到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再到寻求内心平静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过程,情感丰富,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