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仲素玄玉斋
明 · 欧大任
高斋弦诵日,鸣佩更珊珊。
江泻瑶池色,窗摇玉树寒。
何来沧水使,将献白云坛。
牛斗千山外,晴虹几度看。
江泻瑶池色,窗摇玉树寒。
何来沧水使,将献白云坛。
牛斗千山外,晴虹几度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玄玉斋的独特氛围与主人的高洁品质。首句“高斋弦诵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高雅的书斋中,琴声与读书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文雅和谐的氛围。接着,“鸣佩更珊珊”一句,以轻盈的音韵描绘了人物行进时佩饰的清脆声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洁。
“江泻瑶池色,窗摇玉树寒”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远处江水比作瑶池之水,清澈透明;而窗前的玉树则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何来沧水使,将献白云坛”则引入了一位神秘的使者,他从遥远的沧水之地而来,带着珍贵的礼物,准备献给白云坛。这一情节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象征着知识、智慧与高尚情操的传递与传承。
最后,“牛斗千山外,晴虹几度看”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远处的牛斗星宿映照在千山之外,晴空中的彩虹偶尔显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莫测,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无限可能。整首诗通过对玄玉斋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巧妙塑造,展现了作者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品德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