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
宋 · 赵蕃
斗食缀散吏,幽栖还故山。
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
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
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
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
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
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斗食:微薄的俸禄。散吏:闲散的小吏。
幽栖:隐居。
故山:故乡的山。
平生:一生。
读书志:读书的志向。
欠:缺少。
历年闲:多年的悠闲时光。
马倦:马儿疲惫。
政长路:繁重的政治道路。
鹭饥:鹭鸟饥饿。
浅弯:浅水弯处。
吾师:我的老师。
吾友:我的朋友。
高处:高位。
若为攀:怎样才能攀登。
翻译
担任微小官职的人,我回归了隐居的山林。一生追求读书的心愿,却因长久的忙碌而未能实现。
马儿疲于长途的政治事务,白鹭饥饿时才在浅水处觅食。
我的老师和朋友,身处高位如何能攀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中的片段。赵蕃以"斗食缀散吏"自比,表达了自己作为微小官吏的身份,虽然职务卑微,但仍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平静的隐居生活。他感慨平生的读书志向未能在繁忙的官场中得到充分实现,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闲暇。
"马倦政长路"描绘了长途官途的疲惫,而"鹭饥方浅弯"则借鹭鸟觅食的形象,暗示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表达了对师长和朋友的敬仰,以及对于无法轻易达到他们精神高度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以及对友情和理想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