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城里(其一)
王裒枉积林间泪,荀息难招阙下魂。
直以孤忠悬日月,不劳遗草落乾坤。
椒浆欲奠知何处,古木含风自吐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侯城里(其一)》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沉郁的画面。首句“万壑千厓控海门”展现了地势险峻,仿佛海之门户被千山万谷紧紧环抱,景象雄浑壮观。然而,“愁云不散昼长昏”则透露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王裒枉积林间泪,荀息难招阙下魂”,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者的怀念。王裒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孝闻名,此处借其林中哭泣表达对逝去英雄的哀思;荀息则是春秋时晋国大臣,忠诚却不得善终,这里暗指忠臣之魂难以召回。这两句寓言深刻,情感沉痛。
“直以孤忠悬日月”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忠臣的精神如同日月般永恒,他们的忠诚超越生死,光照人间。“不劳遗草落乾坤”则借“遗草”(古人墓前的草,象征身后事)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即使他们已不在人世,精神犹在天地间。
最后两句“椒浆欲奠知何处,古木含风自吐吞”,诗人感慨无处祭奠这些忠魂,只能任凭古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无尽的哀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忠诚与哀悼主题的深情咏叹。
词语解释
愁云的意思:◎ 愁云 chóuyún[gloomy countenance] 云气阴霾暗淡,比喻忧虑郁闷的神情或凄凉的情景愁云满面...
孤忠的意思:(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口交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海门的意思: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含风的意思:带着风;被风吹拂着。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南朝 梁 虞羲 《见江边竹诗》:“含风自颯颯,负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一:“额黄映日明 飞燕 ,肌粉含风冷 太真 。”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椒浆的意思: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 唐 王维 《椒园》诗:“椒浆奠瑶席,欲下 云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诗:“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
劳遗的意思:犒劳,馈赠。《汉书·王莽传上》:“ 莽 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后汉书·樊宏传》:“ 宏 遣人持牛酒米穀,劳遗 赤眉 。”...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阙下的意思:(1).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史记·梁孝王世家》:“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谢罪,然后太后、 景帝 大喜,相泣,復如故。”《后汉书·南蛮传》:“﹝帝﹞下令之后, 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宰相有二亲》:“其年,从 周太祖 征 河中 ,次年献捷闕下。”(2).借指京城。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诗之二:“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 。”《明史·选举志三》:“推(推官)、知(知县)拟擢臺省,候命闕下,去留不得自如。”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鼐 以疾还,君留闕下。”...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吐吞的意思: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争雄之势。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诗之二:“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明 张羽 《金川门》诗:“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清 顾梦游 《焦山纪游》诗:“直上转苍翠,云际犹吐吞。”...
遗草的意思:亦作“ 遗艸 ”。犹遗稿。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后十年,其子 安衡 泣捧遗草来謁,咨余紬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 宋 曾巩 《谒李白墓》诗:“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清 方文 《赠山晓师》诗:“公收其遗艸,亟谋寿诸木。” 林纾 《告周辛仲先生文》:“独君之朋友聚则輒悲,语君之不偶则尤悲,明日得君之遗草而治之,循其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