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肉行
明 · 黎遂球
郭公侍儿袅参差,肉香竹孔调疾迟。
低昂无字有呼吸,鹿卢双茧同牵丝。
忽如高雁叫寒水,珍珠一串松喉起。
入耳穿心散骨毛,销魂况剪秋瞳子。
老妇琵琶无足怜,赋箫娱疾徒子渊。
转喉合律亦聊尔,撮舌清啸怀孤鸾。
长绕空山疑界裂,折作同心方胜叠。
咽如流泉写石罅,细缚飞云入蚊睫。
嗟予久客积愁绪,一旦閒情都有处。
竦然病骨醉馀苏,叫起顽仙听凤语。
低昂无字有呼吸,鹿卢双茧同牵丝。
忽如高雁叫寒水,珍珠一串松喉起。
入耳穿心散骨毛,销魂况剪秋瞳子。
老妇琵琶无足怜,赋箫娱疾徒子渊。
转喉合律亦聊尔,撮舌清啸怀孤鸾。
长绕空山疑界裂,折作同心方胜叠。
咽如流泉写石罅,细缚飞云入蚊睫。
嗟予久客积愁绪,一旦閒情都有处。
竦然病骨醉馀苏,叫起顽仙听凤语。
鉴赏
这首诗《竹肉行》由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开篇“郭公侍儿袅参差,肉香竹孔调疾迟”,以“郭公”象征音乐家,侍儿在旁,竹笛轻吹,音色悠扬,节奏缓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低昂无字有呼吸,鹿卢双茧同牵丝”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韵律感,仿佛呼吸般自然流畅,双茧象征着音乐的连贯与和谐。
“忽如高雁叫寒水,珍珠一串松喉起”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音乐比作高雁的叫声,清澈而寒冷,又比作珍珠串起,松喉则暗示声音的纯净与清脆。接下来“入耳穿心散骨毛,销魂况剪秋瞳子”表达了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仿佛能穿透心灵,让听者感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老妇琵琶无足怜,赋箫娱疾徒子渊”对比了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琵琶虽古老却难以引起共鸣,而箫声却能抚慰病痛之人的心灵。随后“转喉合律亦聊尔,撮舌清啸怀孤鸾”描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情感表达,无论是转喉还是撮舌,都能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长绕空山疑界裂,折作同心方胜叠”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音乐如同回荡在空山中的声音,仿佛能将世界割裂,又如同同心结一般紧密相连。最后“咽如流泉写石罅,细缚飞云入蚊睫”将音乐比作流淌的泉水,穿过岩石的缝隙,细密地捕捉到飘渺的云朵,甚至深入微小的蚊睫,展现出音乐的细腻与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对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影响,以及其超越时空、连接万物的力量。黎遂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音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