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感事六首(其一)
垂髫读史书,痛彼艰危辞。
儒绅谢徭役,生理固云夷。
虽无二顷田,亦不蒙寒饥。
岁时洽亲故,聊厚相娱嬉。
出门不赍粮,四达随所之。
万里若户庭,道路方伾伾。
牛羊被原野,桑麻翳边陲。
四方绝争斗,兵寝城亦隳。
积薪而厝火,治道乃日亏。
理乱自相乘,谁欤启猖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壬辰感事六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对和平时期与战乱时代的对比感受。诗中,他忆及自己在承平岁月里成长,未曾经历过社会动荡,通过阅读史书,深感历史上的艰难困苦。那时,士绅免于徭役,生活相对安定,即使没有大片田产,也不至于挨饿受冻。诗人描述了亲友团聚的欢乐时光,人们无需携带粮食,随意出行,四方安宁,牛羊满野,农桑繁茂,战争不再,城池得以休养生息。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社会的治理并非一成不变,积弊如薪柴,一旦失控,就会导致秩序的衰退。他感慨,社会的兴衰更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没有人能长久地阻止混乱的滋生。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沉思。
词语解释
边陲的意思:[释义](名)〈书〉边境,靠近国界的地方,只用于书面。 [构成]并列式:边+陲 [例句]边陲是指边境。(作主语)边陲哨所。(作定语)地处边陲。(作状语)[同义]边疆...
不蒙的意思:即 夫蒙 。古 西羌 姓。 唐 王维 有《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诗, 赵殿成 注:“ 不蒙 ,蕃将之姓。”...
猖披的意思:(1).衣不系带,散乱不整貌。谓狂妄偏邪。《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猖披,衣不带之貌。” 姜亮夫 校注:“猖披当为偏邪狂妄。” 游国恩 纂义:“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讥 桀 紂 之猖披,伤 羿 ( 后羿 ) 浇 ( 过浇 )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周振甫 注:“猖披,狂妄偏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美国 之法,代议士在乡里,有私罪不得举告,其尊与帝国之君...
承平的意思:◎ 承平 chéngpíng[peace] 太平;持久太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汉书·食货志》承平日久...
出门的意思:◎ 出门 chūmén(1) [go on a journey;be away from home]∶离家外出或远行(2) [when a girl gets married]〈方〉∶出嫁...
垂髫的意思:[释义](名)〈书〉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构成]动宾式:垂|髫 [反义]耄耋...
厝火的意思:“厝火积薪”的简缩语。喻隐伏的危机。 明 沉钦圻 《咏史》诗:“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清 吴伟业 《焦桐》诗:“ 汉 家忘厝火,絶调过江来。” 清 黄宗羲 《施忠介墓碑铭》:“岛寇时入犯,皆有内主,公破其墙壁,销其厝火。欲使全 闽 兵力不归一代,盖其所虑者深也。”...
道路的意思:◎ 道路 dàolù[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非所的意思:(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寒饥的意思:亦作“ 寒饥 ”。寒冷和饥饿。 汉 陆贾 《新语·明诫》:“穷涉寒飢,织履而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不见三公后,寒飢出无驴。” 宋 秦醇 《谭意歌传》:“不惟今日重酬子,异日亦获厚利。无使其居子家,徒受寒饥。”见“ 寒飢 ”。...
户庭的意思: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积薪的意思:(1).积聚木柴。《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国语·周语中》:“虞人入材,甸人积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夫人自闻 晋君 见获,便携太子服丧服,徒步出宫,至於后园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积薪数十层,送饔飱者履薪上下。”(2).指积聚的木柴。《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陈良 等﹞即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诸亭令燔积薪,分告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谢先生》:“燃积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戏。”(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艰危的意思:◎ 艰危 jiānwēi[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
理乱的意思:◎ 理乱 lǐluàn(1) [order or lack of it]∶治与乱理乱对立(2) [bring order out of chaos]∶治理整顿纷乱拨正理乱...
乱离的意思:[释义](动)因遭战乱而流离失所。 [构成]偏正式:乱(离...
平日的意思:[释义](名)一般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或特别指出的某一天)。 [构成]偏正式:平(日 [例句]他平日很少出门。(作状语)...
亲故的意思:◎ 亲故 qīngù[relatives and old acquaintances] 亲戚和老友...
日亏的意思:日蚀。《汉书·鲍宣传》:“今日蚀於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於日亏乎!”参见“ 日食 ”。...
儒绅的意思:犹缙绅。 宋 余靖 《送李廷评知福清县》诗:“世阀茂儒绅, 闽甌 宠命新。” 宋 范仲淹 《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臣且惧且喜,不知所为……喜者以不夺稽古之志,而復被儒绅。”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公忠扶士气,卑牧接儒绅。”...
桑麻的意思:(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生理的意思:[释义](名)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特点。(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生(理...
生长的意思:[释义](1) (动)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 (2) (动)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构成]并列式:生+长 [例句]他生长在北京。(作谓语)[同义]成长、滋长[同音]升涨...
史书的意思:◎ 史书 shǐshū[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
四方的意思:◎ 四方 sìfāng(1)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south,west and east]∶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quadrilateral]∶正方形或正方体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四达的意思:(1).通往四方的道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2).通达四方。《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成玄英 疏:“流,通也。夫爱养精神者,故能通达四方。”《孔子家语·入官》:“六马之乖离,必於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徒见 荆州 四达,英雄之所必争,而 巴 蜀 险阻,非图天下者之所急。” 陈毅 《过贵阳》诗:“公社处处见富裕,交通四达局面新。”(3).谓风行天下。《礼记·乐...
岁时的意思:◎ 岁时 suìshí[seasons] 一年;四季;季节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优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所知的意思:◎ 所知 suǒzhī(1) [knowledge]∶已掌握的知识所知不多(2) [acquaintance]∶指相识的人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所之的意思: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危辞的意思:(1).直言;激烈的言论。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揜何漼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伏闕讼寃,危辞表愤。”(2).恐吓的言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召瓜分之说》:“为此言者,自托于老成持重,而以逆臆之危辞恫喝国民,沮其方新之气。”...
无二的意思:(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3).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
相娱的意思:交欢,同乐。《汉书·张禹传》:“ 崇 每候 禹 ,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子相娱。” 唐 韩愈 《示儿》诗:“酒食罢无为,棊槊以相娱。”...
相乘的意思:◎ 相乘 xiāngchéng(1) [subjugation or encroachment in five elements]∶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2) [invade each other]∶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兵旱相乘。——贾谊《论积贮疏》(3) [multiply]∶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徭役的意思:◎ 徭役 yáoyì[corvee;forced labour] 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娱嬉的意思:戏乐。 宋 苏轼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宋 叶适 《利涉桥记》:“今既施桥,而 叔和 与邑人日曳杖娱嬉於 北山 。” 陈三立 《樊山示迭韵论诗二律聊缀所触以报》诗:“骚赋而还接古悲,散为俶诡託娱嬉。”...
原野的意思:◎ 原野 yuányě[open country;champaign] 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争斗的意思:◎ 争斗 zhēngdòu(1) [fight]∶殴打;打架因一点小事而争斗(2) [war;strife;struggle]∶泛指双方互不相让,力求取胜为土地所有权争斗了多年...
治道的意思:(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书》:“治道之兴,邪人不利。” 王闿运 《<尚书大传>序》:“然就其断章,寻与宏旨,足以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训,雄文章。”(2).修筑道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新唐书·韩琬传》:“ 永淳 时, 雍丘 令 尹元贞 坐妇女治道免官,今妇夫...
自相的意思: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