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溪
唐 · 吴巩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
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
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径:山间的小路。修篁:修长的竹子,这里指竹林。
深林:茂密的森林。
蔽日光:遮挡了阳光。
夏云:夏天的云朵。
生嶂远:在远处的山峰上升起。
瀑水:瀑布的水。
引溪长:使得溪流看起来更加悠长。
秀迹:优美的景致。
逢皆胜:遇到的都是最美的。
清芬:清新芬芳的空气。
坐转凉:坐下后感觉变得凉爽。
回看:回头观看。
玉樽夕:这里比喻夕阳美景,玉樽可能指精美的酒器,代指美好事物。
归路:回去的路。
赏前忘:忘记了之前在欣赏时的感受,也可能指因新美景而忘记归途的疲劳。
翻译
沿着山间小路步入茂密竹林,密集的树木遮挡了日光。夏日的云朵在远处山峰生成,瀑布的水流牵引着溪流绵延长远。
遇到的每一处景致都异常优美,坐下来便感到清新的芬芳带来凉爽。
回望夕阳映照下的玉杯(可能指代美景),归途时已陶醉得忘了来时的赞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风景画面,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开篇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宁静、隐秘的场景。山径蜿蜒曲折,引人进入一片修长而幽深的竹林之中,这里阳光被茂密的树冠遮盖,只能零星透过。
“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随后两句转向广阔天际和流水之声。夏季的云朵在远方山峦间缓缓生成,给人以无限遐想。而那清澈的瀑布,不仅形成了壮观的景象,更引出了溪流,溪水如同生命之源,滋养着这片土地。
“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诗人在这美妙的自然环境中,每一步都留下了优雅的足迹。这里的"秀迹"暗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而"清芬"则是对周遭清新空气的描写,坐在这样的地方,不仅心灵得到净化,连身体也感受到凉爽。
“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玉樽"在这里象征着高洁无暇,"夕"则代表了日落时分。诗人回首望去,那个时候的景致宛如画中,此刻又在归途中品味前行所见,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云水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艺术的高超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