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舟图
明 · 李东阳
江东故人半零落,江头石郎泪双阁。
三丧未葬家苦贫,举世今无魏州郭。
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
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
归家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
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
三丧未葬家苦贫,举世今无魏州郭。
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
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
归家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
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
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
鉴赏
《麦舟图》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江东故人”、“江头石郎”、“三丧未葬家苦贫”等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麦舟载麦的场景,以及主人公面对贫困无奈的抉择,最后以“君不见庆州饥民曾告荒,使君自发常平仓”这一句,表达了对官府在面对饥荒时应积极作为的呼吁。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江东故人”的离散与“江头石郎”的哀伤交织在一起,凸显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同时,通过“睢阳范郎方少年,相看不语意茫然”一句,展现了年轻一代在困境中的无助与迷茫。而“江舟载麦五百斛,挥手付之如一钱”则揭示了财富与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主人公在贫困面前的无奈选择。
最后,“归来侍立庭闱畔,白发闻之为一莞”描绘了主人公归来后,面对年迈父母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庭的眷恋,也有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