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门寺赠灵一上人
唐 · 朱放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所思:日夜思念。劳:劳累。
旦夕:早晚。
惆怅:忧郁、伤感。
禅客:修禅的客人,可能指僧人。
知何在:现在何处。
春山:春天的山峦,象征隐居之处。
几处同:有几个地方与他相同。
独行:独自行走。
残雪:未融尽的雪。
相见:相遇。
暮云:傍晚的云彩。
请住:请求停留。
东林寺:古代著名佛教寺庙。
弥年:整年,长时间。
事:侍奉。
远公:远公,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
翻译
日夜思念不断,心中充满惆怅离开湘东。那位禅客如今何处?又有多少春山与他共度?
独自走在残雪之中,期待傍晚云中重逢。
请你留在东林寺,长久陪伴远公修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望重逢之情。诗中“所思劳旦夕”一句,展现了诗人日夜思念之深刻;“惆怅去湘东”,则透露了一种不舍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对远方友人的寻找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感变化。这里的“春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情谊的长存。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行走,以及对未来的相见充满期待。这里的“残雪”与“暮云”都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绪。
最后,“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希望友人能在东林寺暂留,以便长时间的相聚。这里的“弥年”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而“事远公”则是在表达即使时间流逝,彼此间的情谊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禅意的融合,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递了深沉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