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赏析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

宋 · 晁补之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
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
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
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翻译

沉醉并非无度的宴会,突然间仿佛山峰崩塌般严肃。
有人想要询问事情,我已醉得无法言语。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名声流传千年。
只问酒带来的舒适,哪管是否被后人传颂。

注释

沉:深深的。
饮:饮酒。
非:不是。
荒宴:无度的宴会。
凛然:严肃的样子。
颓山:山峰崩塌。
或:有的人。
欲:想要。
问:询问。
已:已经。
醉:喝醉。
言:说话。
古来:自古以来。
名字:名声。
垂:流传。
但:只。
适:舒适。
岂:哪里。
计:考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诗中,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饮酒乐趣的追求和个人心境的描绘。"沉饮非荒宴"表明他并非沉迷于无度的宴饮,而是深沉地品味酒中的意味;"凛然忽颓山"则形象地写出饮酒带来的某种精神上的震撼,仿佛眼前的山峰都为之倾倒。

面对别人的询问,诗人因醉酒而无法清晰表达,但他并不在乎个人的名声是否因此流传,只关注于酒中的自在与适意。"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声名。最后两句"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更是强调了诗人对饮酒本质的理解,即追求的是饮酒时的愉悦,而非追求被后人铭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饮酒为媒介,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