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秽步宿雨犹湿昨夕近郭风而不雨不知此间盖滂沱也
宋 · 赵蕃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注释
月落:夜晚的月亮落下。橹咿哑:船桨摇动发出的声音。
晓:清晨。
冲田:饱满的稻田。
偃稻:倒伏的稻子。
颓沙:坍塌的沙滩。
始悟:开始领悟到。
雨如许:雨下得如此之大。
更欣:更加感到欣喜。
晴亦佳:晴天也很好。
林中尚馀滴:树林里还有雨滴。
垫乌纱:头巾被雨水打湿。
翻译
月亮落下,船桨发出轻微的声音,清晨我来到江边的家。田间稻谷饱满,大部分都倒伏在地,岸边沙滩显得有些坍塌。
此刻我才明白,雨下得这么大,但雨过天晴也让人欣喜。
树林深处仍有雨滴落下,我却毫不在意,任由它们打湿我的头巾。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黎明时分在江边的所见所感。"月落橹咿哑"以宁静的夜晚和摇橹声开始,营造出清晨出行的氛围。"晓登江上家"点明诗人早起登船,准备启程。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两句,通过描述田间的稻谷倒伏和岸边的沙土堆积,展现出雨后的景象,显示出雨水充足,稻谷生长良好,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湿润。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感激,因为它既满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又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雨后天晴的期待。"林中尚馀滴"进一步强调雨后湿润,连树林中仍有滴滴水珠。
最后,"不管垫乌纱"以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调侃即使雨湿到打湿了头上的乌纱帽,他也不以为意,流露出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后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