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
宋 · 徐玑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灵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灵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游:悠闲的游览。吾有分:我有幸。
浑似:仿佛。
昔曾来:以前曾经来过。
野屋:野外的房子。
凭高住:居高临下居住。
青山:青翠的山峦。
水回:水边回转。
灵岫:灵秀的山峰。
晓云开:早晨云雾散去。
渐渐:逐渐。
愁思:愁绪。
乡心:思乡之情。
古台:古老的平台或高台。
翻译
我有幸享受清闲的游览,感觉就像以前曾经来过一样。在野外的房屋中居高临下,青山环绕直到水边回转。
想要欣赏远处的灵秀山峰,必须等到早晨云雾散去。
随着时间推移,愁绪渐生,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涌上古台。
鉴赏
这首宋诗《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描绘了诗人登高游览的清幽之景和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句“清游吾有分”表达了诗人能享受这份清闲游历的缘分,接着“浑似昔曾来”暗示他对此地并不陌生,有一种旧识重逢的感觉。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两句描绘了山野间的简朴居所和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想要更深入地欣赏远处的灵岫(秀丽的山峰),但只能等待早晨云雾散去,“须待晓云开”。
最后两句“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诗人的情感转向,由欣赏美景转为怀乡之情,这种愁绪随着视线延伸至古老的台子,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