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和望海诗赏析

奉和望海诗

隋 · 虞世基
清跸临溟涨,巨海望滔滔。
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
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
神游藐姑射,睿藻冠风骚。
徒然虽观海,何以效涓毫。

鉴赏

此诗《奉和望海诗》由隋代诗人虞世基所作,描绘了皇帝临海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

首句“清跸临溟涨”,以“清跸”形容皇帝出行的庄严与肃穆,面对“溟涨”的浩瀚大海,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接着,“巨海望滔滔”进一步渲染出海面的广阔与波涛汹涌,仿佛能听见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两句,运用神话中的“十洲三山”来象征远方的神秘与遥远,与海面上的云雾、波浪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超脱的意境。

“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中,“长澜”与“浴日”相结合,想象着太阳在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连岛类奔涛”则描绘了岛屿与海浪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加生动。

“神游藐姑射,睿藻冠风骚”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认为其精神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文采斐然,超越了古代文学的巅峰。

最后,“徒然虽观海,何以效涓毫”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使能够欣赏到如此壮丽的海景,却难以表达出其中的万分之一,表达了对皇帝才能的敬仰与自身的渺小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君王的崇敬之情,体现了隋代宫廷文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