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包徵士公恺
楷书临小晋,近体学中唐。
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
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包徵士公恺的寄语。首句“爱尔閒情好”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认为这种心境是美好的。接下来的“林堂白昼长”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时光的悠长,暗示了诗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书法练习。
“楷书临小晋,近体学中唐”两句,诗人提到自己在白昼漫长的时光里,专注于研习书法,楷书取法于晋代的小楷,近体则效仿唐代的风格,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学的敬仰。
“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场景,他不仅种植芡实,还广植桑树,显示出他对农事的兴趣和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最后,“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以菊花作结,寓意深厚。诗人询问友人,不知这篱下的菊花在秋天是否会分享它的香气,暗含了对友情的期待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希望他们能像菊花一样,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散发出高洁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既展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情趣,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词语解释
白昼的意思:◎ 白昼 báizhòu[day;daytime] 白天◎ 白昼 báizhòu[at daytime;in broad daylight]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白昼见鬼...
分香的意思:见“ 分香卖履 ”。...
近体的意思:(1).即近体诗。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李嶠 、 沉 、 宋 之流,方为律诗,谓之近体。”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体凡》:“其所变诗体,则声律之叶者,不论长句、絶句,概名为律诗、为近体。” 章炳麟 《辨诗》:“物极则变,今宜取近体一切断之, 唐 以后诗,但以参考史事存之可也。”参见“ 近体诗 ”。(2).贴身,紧挨身体。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尝闻尚衣缝人云:‘上近体衣俱 松江 三梭布所製。’”...
楷书的意思:[释义](名)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也叫正楷。 [构成]偏正式:楷(书 [例句]练习楷书。(作宾语)...
肯分的意思:恰恰;凑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谁想 朱买臣 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 会稽郡 做太守。”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可怎生便无一画儿错,两箇字肯分的都一般大小。” 元 马致远 《寿阳曲·洞庭秋月》曲:“金莲肯分迭半折,瘦厌厌柳腰一捻。” 明 陈大声 《北石榴花·冬闺怨别》套曲:“猛然间拈起香罗帕,肯分的绣一朶并头花。”...
情好的意思:◎ 情好 qínghǎo[close friend] 交谊,友情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秋后的意思:(1).立秋以后。《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唐 皮日休 《怀鹿门县名离合》诗之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閒数晚来鱼。” 唐 罗隐 《寄徐济进士》诗:“霜压 楚 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2).指秋收以后。 王安友 《协作》:“现在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秋后看产量吧。”...
中唐的意思:(1).大门至厅堂的路。《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朱熹 集传:“庙中路谓之唐。”(2).借指庙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 唐 王起 《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3).庭院。《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 李善 注:“ 如淳 《汉书》注曰:‘唐,庭也。’”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4). 唐 诗分期...